首先,公共安全管理的过程一般分为监测、预警、决策和处置,前两者属于安全事故发生前的防范,后两者属于事故发生后的紧急处理。公共安全事件发生的隐患越早被识别,处理就可以越及时,损失就越小。管理公共安全事故的重点应该在发生前,而不只是在发生之后。可目前看来,安全防范技术难度大,人们也容易忽视这块。
公共安全管理的关键是预先感知,所感知的对象包括地标、堤坝、道路交通、公共区域、危化品、水资源、食品生产环节以及疫情等容易引起公共安全事故发生的源头、场所和环节;感知的内容则包括震动、压力、流量、图像、声音、光线、气体、温湿度、化学成分等等。
物联网作为安防的重要技术手段,能够在传感、识别、接入网、无线通信网、互联网、计算技术、信息处理和应用软件、智能控制等信息集成基础上有新的发展和突破。从物联网基本层次的不同结构来看,不同的层次之间还是存在着技术局限的。
在感知层方面,目前的传感器技术虽然已经领先,但在较为复杂的环境下,难以做到准确、快速感知;而且高性能传感器的成本过高,对使用环节要求苛刻,限制了推广。
在网络层方面,网络层比起感知层和应用层要成熟一些,如今三网合一的推进对扩大覆盖面和提高传输能力都有着积极的作用。而应用层上,专业系统条块分割,形成了“信息孤岛”,限制了应用进一步的提升和发展。
除此之外,由于创新和产业体系不够成熟,存在较多的简单模仿和贴牌,在管理层面也难以形成统一指挥的局面,不利于形成产业持续健康的发展。
物联网技术在公共安全领域已经有一些解决方案,前几年,日立数据系统公司发布的解决方案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该解决方案旨在使组织能够通过物联网来改善公共安全。日立数据系统公司表示他们已经设计了混合云系统,可以让公共安全官员实施和使用预测性犯罪分析和以及通过视频管理系统来加强打击犯罪的力度。
更多物联卡:赢海物联卡